7月19日,在祁南礦井口,剛升井的職工王師傅徑直走向“清涼鋪”。一碗冰鎮綠豆湯下肚,再啃上一塊甘甜的西瓜,他長舒一口氣:“這感覺,真是涼在嘴里,暖在心里!”
酷暑下的清涼接力
面對持續的高溫考驗,易引發中暑、疲勞。淮北礦業集團《關于做好2025年職工防暑降溫工作的通知》下發后,各單位聞令而動,一項項防暑降溫措施正被不折不扣地執行到位,嚴防死守,將剛性安全管理和柔性人文關懷緊密融合,構筑起一張覆蓋井上井下、身心兼顧的多維度防暑降溫防護網,只為確保高溫下職工的安全健康和生產的有序運行。
青東礦井口通道,是職工上下井的必經之地。幾位協安員早已守候在此,她們熟練地打開保溫箱,箱內冷氣彌漫。一支支裹著包裝紙的雪糕被迅速取出,帶著冰霜,遞到一雙雙帶著井下余溫的手中。
這支小小的雪糕,成了連接井口內外、傳遞企業關懷的“清涼接力棒”。
舌尖上的安全守護
楊柳礦食堂內,窗明幾凈,空氣中飄散著食物的香氣。供應給職工的涼面晶瑩剔透,瓜果堆疊得色彩繽紛,熱氣騰騰的羊肉湯散發著誘人的味道。然而,在這份“清涼”背后,是礦上為筑牢食品安全防線所做的細致功課。從食材采購的源頭追溯,到加工過程的嚴格把控;從儲存環境的溫度監控,到防蠅防鼠的物理隔絕……
這份用心,只為讓奮戰在高溫一線的職工,不僅能吃得消暑解乏,更能吃得放心、安心。同時,在職工公寓和值班室,藿香正氣水、仁丹、風油精等防暑降溫藥品早已備齊備足,如同一個個默默守護的哨兵,隨時準備為職工提供應急保障。

情緒里的心靈綠蔭
夏日炎炎,職工的“情緒中暑”與身體中暑同樣值得關注——臨渙礦工會舉辦“清涼護航·心晴一夏” 主題心理宣教活動,將服務送到生產前沿。活動通過情緒卡片識別、正念呼吸練習等互動形式,引導職工敏銳覺察自身情緒變化,學習情緒調節技巧。現場氣氛熱烈,歡笑聲不斷,職工們在參與中既汲取了心理健康知識,也有效釋放了工作壓力。
蘆嶺礦結合礦井實際,在職工們短暫停留休憩的關鍵場所——工廣、燈房、井口等都安裝了音響設備。當職工們領取礦燈、等候罐籠時,耳邊適時響起的,不再是單調的機械轟鳴或人聲嘈雜,而是精心挑選的舒緩樂曲。
“這音樂一響,感覺周圍的空氣都涼快了點,心里也沒那么毛躁了,等會兒下井干活精神頭更足了。”該礦的張師傅說。悅耳的音樂,巧妙幫助職工自然放松心情,實現有效的壓力釋放,為行為安全增添了防線。
從井口那一碗冰涼的綠豆湯、一支可口的雪糕,到食堂里安全衛生的清涼餐食、場所里溫柔的音樂,一縷清風,正穿透礦井深處的熱浪,傳遞著企業對職工最深切的關懷與守護。
(審核:陳磊 責編:王宏杰)